第十八章 小白脸,看刀(1 / 2)

官衙后院,于笃来到刘虞安排的住处。

“配,拜见主公”!一进门,刚刚把门关上,审配躬身便拜。

他这一拜,跟在后面的廖化也有样学样躬身行礼道:“廖化拜见主公”。

“哎”,于笃给他们搞的晕晕乎乎的,仔细打量着他们,才恍然大悟:哦,原来这才是主公啊。心中却是欢喜的很:老子终于有手下了。

不由得于笃不高兴啊,按照后世电视剧里演的,认自己为主公之后,他们便可称为自己人了;与自己是荣辱与共,甚至是休戚与共的。自己好了,他们也会好,自己若是败了,他们可是要宁死不屈的。按照现在士大夫的观念,这叫以死守节!

当然,这只是于笃这个历史盲的一厢情愿,岂不闻良禽择木而栖、贤臣择主而事之理?

晕乎乎了一阵之后,于笃才回过神来,审配跟廖化已经起身,正玩味的看着他。于笃搓了搓手,又拉住审配跟廖化的手使劲晃了晃,一时竟不知道说些什么。

审配却是不着痕迹的拉回手,在背后轻轻擦了擦,笑着道:“恭喜主公,今日主公一席话,得刘幽州刮目相看,青云之志可期”。

这时,于笃总算从惊喜中镇静下来,点头道:“呵呵,下一步我们该如何行事?”

其实他们一开始也没料到幽州会这么快发生叛乱,当初在山里,于笃只是有一个大体的构思,因为他隐约记得,汉末的时候幽州貌似发生过叛乱。既然有机会,就要早作谋划,于是,于笃就把这事跟审配说了。

当然不是直接说的,而是推断了一下,当时审配也是被震惊了。后来审配又问于笃,说假如叛乱发生,你趁机在幽州立足,然后怎么办?

于笃自然是怎么好听怎么来说啦,什么鼓励耕织、劝课农桑、镇压乌桓鲜卑、发展军备、广结人才之类的,把电视剧里明君的那一套都说了一遍。

只把个审配说的是心旌不已,恨不能立刻实现。只是当时于笃还是反贼的身份,处于士族的矜持,审配没有立刻拜服。今日于笃既然已经成为官身,审配当然是立即归于明主帐下。

三人便连夜谋划,当然,绝大部分时间都是于笃跟审配在说,廖化在听。

第二天一早,于笃便来见刘虞,把夜里准备好的说辞跟刘虞说一遍。

“大人,时不我待,今日我便出发吧”。

“哦,明德是怎么打算的?”

“自古燕赵多侠士,我打算坐镇中山,分别在幽州、冀州招募勇士,就地训练,然后奔赴渔阳。战斗,是士兵成长最快的方式!”

“唔”,刘虞眼露不忍,沉吟了一阵,无奈点头:“既如此,你去准备吧,待我将军资辎重备好,你便出发”。

过了几日,刘虞准备好了五千人的军资,便告知了于笃。于笃领了军资与官服信印等物便出发了。

冀州中山国北平县,拿着刘虞的文书,于笃顺利的在北平下立下了场子。募兵的告示已经由快马传遍冀州的中山、常山、河间,幽州的涿郡等地,就连各地的乡下于笃都派了骑兵通知到了。

虽然是装装样子,但演戏的话,咱也算半个专业人士了。《演员的自我修养》,于笃可是不止一次的拜读过。

常山东部的山中,留守大营的裴元绍已经接到于笃的书信,正将以前缴获的武器装备打包封存。毕竟听主公说,刘虞老儿已经给他们准备好了上好的武器装备,这些就等以后扩军之时在挖出来用。

将武器装备都封存起来之后,裴元绍便按照于笃的吩咐,将两千贼兵(以后就是官军了)按二十人一队,分成二百个小队,每个小队都编上号,然后分头出发到北平集合。

听到不但不用再跟官军拼命,反而成了官军,一众贼兵都非常的兴奋。当裴元绍说起大头领已经准备好大量的钱财等着分给大家,贼兵们都兴奋的表示:一定以最快的速度赶去跟大头领汇合。

话说于笃坐镇北平,招兵买马,虽然条件优厚,但前来投军的还真不多,五六日过去,报名者竟不足千人。而于笃招兵条件甚是苛刻,这不足千人的报名者最后招募到的竟只有寥寥数百人。

经过多方打听,于笃才了解到原因。

冀州本是大州,人口密集,只是黄巾之乱,整个冀州丧命之人近乎百万。后来黄巾刚平,黑山又起,几股黑山贼挟裹数十万精壮,整个冀州北方近乎十室九空,又哪里有那么多精壮的汉子来投军呢?!

又过了数日,于笃的脸色才好看了些。却是老部下们来了。

这些前来汇合的黑山贼被于笃单独编成一营,交由廖化暂时统领——因为裴元绍这厮竟然磨磨蹭蹭的还没到!

等到裴元绍到了,于笃却是忘了先前说过“等老裴到了非狠狠的骂死他不可”的话,高兴的不行。要不怎么说战友之义、袍泽之情呢,战场上一块滚过刀子的感情可比后世那些撸啊撸的机油情坚实多了。

再说了,老裴怎么说也是俺现在的头号打手呢!

转眼半个月过去了,除了原来的