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七十三章这一章告诉大家,千万不要嘴贱(1 / 2)

接到胡车儿大败而回的消息,华雄并没有降罪,反而安慰并夸奖了胡车儿一番。

回到后堂,华雄才露出担忧的神色。

虽然跟幽州兵没有打过交道,但他跟并州军打过交道——当初要不是李儒用计杀了丁原,少不得跟并州军一场火拼——那可是一只如狼似虎的军队啊。

尤其是他们还有一个近乎无敌的统帅——想起要在战场上跟那个犹如杀神般的存在对决,华雄就不寒而栗。

大汉朝边疆三州:凉州、并州、幽州,都是百战之地。

他可不认为,同为边军的幽州军会弱到哪去。

只是,即使自觉已经高看了幽州军。但华雄悲哀的发现:自己还是低估了他们。

更可怕的是,幽州军里有一个李儒似的家伙——能够料敌先机。

在华雄等西凉将领的眼中,李儒是个十分可怕的人。他虽也耍剑,但从来没有在战阵上动过手。但他的一句话,就能让你俯首帖耳,甚至是把你卖了,你还心甘情愿的帮他数铜板!

而现在,幽州军中就有一个这样的家伙!

在战场上,他们西凉健儿从来不惧怕任何对手。他只怕,儿郎们死的不值!

唉,痛苦的纠结了一阵,华雄才拿起笔——没错,拿起笔,他华雄华大将军,可是识字的。开始给远在洛阳的董卓写信:如实的把情况描述一遍。

而此时的于笃,尚不知道百里之外,正有一员猛将在纠结痛苦挠头——虽然他也同样纠结:这三百多俘虏咋办啊?

要是照着以前,于笃是不留俘虏的,直接杀掉就是。但是那是在草原上,是对胡族。现在自己进军中原,这可以说是自己进入中原后的第一战——这一次的处理方式,很有可能就成为以后自己部下们的行事准则。

不能不慎啊!

将田丰、戏志才、郭嘉、赵云、三爷、方悦都召集过来,于笃便把这个问题抛了出来。

几人都不是笨人——最起码没有特别苯的,当即明白于笃的潜意思,面色都凝重起来:这话可不能乱说!

最后,还是田丰最先开口道:“主公,我觉得还是把战俘圈养起来吧,不管是做劳力,还是用来交换战俘,亦或是……其他用途,好处还是挺多的”。

于笃点点头,他明白田丰没有说出来的半截话,确实有些心动,不过还是把目光望向其他几人。

赵云犹豫了一下,张了张嘴。

看到赵云欲言又止的样子,于笃笑道:“子龙,有什么话就直说嘛,说出来,大家都听听”。

作为在场诸人中最早追随于笃的人,赵云平时话比较少,总是一副酷酷的帅哥的模样。但是赵云知道,自己提的每一个意见,主公都非常认真的考虑,有时候甚至都是直接采纳。

这让赵云感动的同时,也越发的谨言慎行起来——他必须对得起主公那份沉甸甸的信任!

看到于笃期待的眼神,赵云抱拳道:“主公,云觉得,不管是带兵的将领,还是士兵本身,都希望俘虏可以活下去,这是他们最简单的期望!一支杀俘的部队,终究不是王者之师,请主公考虑”。

说的挺中肯的,于笃笑着点点头,便看向其他人。见郭嘉、戏志才两人含笑不语——似乎也没有要说话的打算;三爷则一脸无所谓的抓着自己的胡子——长虱子了吗?

见方悦若有所思,便对方悦道:“俊明,我久在边关,一直一来对付的都是胡人。你也知道,对付胡人,向来是不留俘虏的。我们这也算是初至中原,有道是入乡随俗,你给我们说说,中原这方面的风俗是什么”?

虽然刚才脑子里也在想这个问题,但是方悦却没有想到,于笃会直接问他。毕竟自己还算是外人,当即便有些吃惊。

定了定心神,这才道:“回将军,中原也无一定之规”。

顿了顿,犹豫了一下才继续道:“只是悦曾经听闻,列国纷争,尚且移民移粟;今天朝一统,岂不留人存命之机”。

说完这句话,仿佛抛下了心中大石一般,如释重负的喘了口气道:“悦妄言,请将军恕罪”。

“哈哈”,于笃大笑,满意的点点头,才说道:“俊明,真君子也”。

虽然于笃对方悦的话不置可否,但隐含的意思,却也是认同了的。

不过方悦却没有丝毫的欣喜之情,反而觉得如坠冰窟。

自古有言:慈不掌兵、义不守财。于将军说自己“真君子”,岂不是说自己不适合做统军之将吗?

想到自己自幼苦读兵书,更兼冬练三九夏练三伏,只为上报国家,下耀门楣。若是让于将军因此生出嫌弃之心,自己可就苦逼喽!

想到关东诸侯无能的嘴脸,于将军简直就是浑身散发着王霸之气的不世明主啊!(给点面子,都别吐啊)

再看看于将军帐下的赵云、张飞,方悦自承不是两人对手——不管是单挑还是领军。听闻在幽州,这样的大将还有好几个。

唉……自己还有什么能令于将军刮目相看